明報社評:政府將7間大灣區醫療和牙科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其中3間深圳機構本周三起接受醫療券。大灣區融合要旨在於優勢互補,香港既要把握機遇,亦要敢於面對挑戰。 跨境醫療服務除了「北上」,也要「南下」,當局應致力開拓醫療旅遊,發揮私營醫療市場優勢,令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以至亞洲區的高端醫療服務中心。跨境醫療融合可以分流部分市民需求,彌補本地服務供應之不足,亦可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 信報社評:有團體調查發現,高達百分之22透過人才計劃來港的人士沒有工作。這樣的「失業率」不禁讓人質疑相關計劃跟香港的就業市場是否存在著錯配問題……政府有必要檢討各項人才計劃嚴格把關,防止濫用。 事實上,政府正在檢討高才通計劃,但根據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的講法,方向似乎是「降低門檻」,如果降低門檻的動機純粹是吸引更多內地青年來港,恐怕難以收到精準的人才配對效果。建造業輸入外勞如今亦出現矛盾,部分本地紮鐵工抱怨開工不足……建造業當下困難必須正視,輸入外勞政策也就不得不檢討。
8月16日 社評摘要(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