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體院助力 劍指未來

28歲的何玮桁,2014年成爲全職運動員,深耕多年首踏奧運舞台,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男子重劍個人賽中雖32強止步,但他已吸取寶貴經驗,未來會繼續鍛煉體能和劍術,今後作賽将更有信心。

 

何玮桁表示,體育學院近年聘用意大利教練,采用針對劍擊的體能訓練,并安排海外集訓,對精進劍術有莫大幫助。

 

何玮桁說:「教練善用不同訓練器材,令我們習慣比賽時的模式,可能有突然加速、急停等動作。在海外集訓時,會面對很多外國對手和平時不會對賽的對手,實戰多一點,就可了解多些其他不同國家的打法。」

 

除了針對性訓練,體院在膳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提供不少支援。他舉例指,體院飯堂菜式多樣,設有标簽标明卡路裏和營養成分,通過與營養師溝通,運動員可揀選适合自己的食物;而比賽前可能感到緊張,與體院心理專家傾談,也有助平複情緒。

 

香港劍擊運動員近年在國際賽事屢創佳績。巴黎奧運會中,張家朗衛冕成功勇奪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江旻憓也在女子重劍個人賽奪金。劍擊隊總教練鄭兆康形容,劍擊隊的成就與體院支持密不可分。

 

鄭兆康舉例指,體院不斷改善教練的薪酬待遇,可招攬具國際水平的教練執教,教練團隊有意大利、法國、南韓等多個國家的教練,加上本土和内地教練,有助提升劍擊運動員表現。

 

他又表示,劍擊隊每次外出比賽都有體院人員随行,提供物理治療、手法按摩等,并密切監察運動員身體狀況,即使是小問題也會及時處理,确保運動員以最佳狀态作賽。

 

鄭兆康指,運動員取得佳績,吸引更多人學習劍擊,既助這項運動普及化,同時有利培育精英運動員。

 

鄭兆康說:「很多家長會将子女送來學習劍擊,我們的精英培訓便多了很多人才選擇,有十個人讓我選擇,跟100個人讓我選擇,質素一定不同。我不擔心香港劍擊後繼無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國慶75周年】卓永興稱將推一系列慶祝活動

8月22日 社評摘要(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