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社評:熊貓家族在香港開枝散葉,絕對是發展「熊貓經濟」的良機。可供海洋公園借鑑的成功案例,首推日本的熊本熊。熊本熊誕生不到三年,認知度已是全日本第一。形形色色的熊本熊商品和旅遊收入,為熊本縣每年帶來約一千億日圓經濟效益,被譽為日本史上最成功的城市行銷案例。 香港要發展「熊貓經濟」,不妨在熊本熊身上取經,設計一款或多款形象討好的熊貓吉祥物,繼而展開水銀瀉地的宣傳攻勢。 經濟日報社評:特區政府財困,擬議讓北部都會區部分地主,以土地價值支付新界其他項目地價。當局近月不斷提出節約公帑的新發展模式,同時加快前期工序,今後尤要認真籌謀可行細節,進而推動創科產業紮根成長。 若根本創科用地不足,政府提供再多資助支持生產或研發,或招攬龍頭企業,產業生態發展亦隻會事倍功半。新田科技城及港深創科園是整個北都旗艦項目,規劃和基建發展卻大幅落後對岸深圳,特區政府引進新猷加快腳步,值得支持。
8月28日 社評摘要(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