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新聞掏寶】老東西有用了!

不少人覺得舊夢不須記,舊的物件都要放棄,但對很多「舊人」來說,一睹舊物、重溫舊夢,有助治療老人病和認知障礙症。《新聞掏寶》回顧九十年代的「舊片」。 四周的事物變得很快,老人家還未來得及適應新環境,便要和他們熟悉的事物說再見。 董太說:「這些畫是六、七十年代香港各種不同的社會生活面貌,讓老人家可以像走過時光隧道一樣,回想以前。」 一名婆婆稱:「以前少女時代在河邊,用這筲箕摸蜆。」 一名伯伯說:「(這根棍子)用來磨芝麻。」 葵湧醫院顧問醫生餘枝勝表示:「從過去開始起步,然後帶他們回現在,可能是一個好方法,帶他們回到現在的世界。」 過去了的東西,是否一點意義也沒有?老人家在回憶中,究竟如何可以重拾生活的樂趣?甚至利用懷舊,來醫治一些老人病呢?在將軍澳這間新開的老人院舍,來參觀的人都被這裡隨處可見的懷舊陳設吸引。 一名女士介紹:「回到一個舊的年代,好像家裡的客廳,大家看到這裡有古箏、有很漂亮的古董,還有懷舊的收音機,還可以開、可以聽。」 這裡的懷舊物品,都是由熱心人士捐贈。 熱心人士稱:「希望可以幫到老人,我也開心能幫助他們,我將來也是這樣。」 另一名熱心人士介紹:「這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明信片,有百多年歷史,讓老人家懷念過往日子。」 一名女士稱:「我看見那些捐出來的東西很感動,因為這是不容易捐出來的。」 另一名女士說:「我代表老人家謝謝你的熱心。」 這間新落成的靈實胡平頤養院,是第一間用懷舊物品來布置的老人院舍。他們認為這些懷舊的陳設,有助老人家適應院舍生活,甚至在治療老人抑鬱症和癡呆症都很有作用。有些老人家喪失部分記憶,或者覺得和環境格格不入,懷舊治療便很適合他們。 以前的事物,隻有在相片和以前的用品中,找回一些昔日的回憶,好像用來捉木蝨的木蝨籠。 一名男士說:「我以為是計數用的。」 另一名男士回應:「不是,是木蝨籠。」 以前用的熨鬥。 一名婆婆說:「我們以前熨衫用這個,哪有電熨鬥?」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六合彩結果

陳睿琳巴黎殘奧蝶泳賽事勇奪銀牌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