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了解抗戰史 又一好去處

  向老戰士們緻敬。上圖:大會安排中學生向出席活動的東江縱隊老戰士獻花,表達敬意。

  展闆背後故事多。下圖:嘉賓們向在場參觀的記者細心講述展闆背後的故事。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香港海防博物館昨日正式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並推出專題展覽「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市民今日起可免費入場參觀。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博物館揭幕典禮緻辭表示,特區政府特別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這個別具歷史意義的日子,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揭幕,緬懷捨身護國的抗日英烈及遇難同胞,彰顯特區銘記祖國人民團結抗敵的歷史使命。

  東江縱隊老戰士林珍、羅競輝、李彬、謝祥興、劉蘇等出席揭幕典禮。他們激動地指出,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的設立是新的歷史裏程碑,不僅是名稱的改變,而是要向香港市民講清楚抗戰的歷史,激發香港市民的愛國熱情。

  李家超在緻辭中特別感謝抗戰老戰士出席當天的活動,使揭幕典禮更具意義。他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所有保衛國土的抗日英雄和烈士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特首:冀各界積極組團參觀

  李家超表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位於鯉魚門地區,自古以來是香港守衛國家南大門的重要交通水道和戰略地點。特區政府將香港海防博物館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結合館址本身的豐富海防歷史遺跡,加上抗日戰爭的展覽內容,讓觀眾在參觀昔日防務設施的同時,感受中華兒女在抗日戰爭的堅決抗敵歲月。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抗日歷史提醒我們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是青少年學習先烈事跡、深化家國情懷等傳統文化內涵的重要教材。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通過抗戰歷史的常設和專題展覽,加強市民,特別是青少年,認識和體會艱苦的抗戰歲月和抗日英烈的貢獻。

  李家超強調,要有效推廣國家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除了特區政府的推動,教育界和社會人士的參與也是關鍵。他希望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積極組織學生和廣大市民來博物館參觀,一同銘記歷史的經驗,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奮勇前進。

  加強兩地合作共推文化傳承

  由港深兩地共同主辦的「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專題展覽當天也在博物館揭幕。李家超感謝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一同主辦展覽,展現深港兩地唇齒相依的手足情懷。李家超亦期待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日後成為與大灣區文博機構交流和合作平台,共同推動中華文化與歷史傳統的發展和傳承。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海軍少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瓊、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和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張銳森亦出席揭幕典禮並主禮。

  行政長官於2023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改設香港海防博物館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改設後,館內設有包括「聲影說抗戰」、「日本侵華.攜手抗敵」、「日軍侵港」和「抗日遊擊隊與敵後活動」等四個介紹抗戰歷史的常設展覽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大量歷史圖片文物 力證東縱抗戰偉績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