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再造水成水資源生力軍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撰文介紹再造水在香港的應用,以及已投入服務的石湖墟再造水廠。再造水爲經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排放水,加工處理後可作非飲用用途,如沖廁、園境灌溉、清洗街道等。當局目标是循環再用水和海水沖廁在港覆蓋率由現時85%人口增加至90%。

 

此外,水務署正積極發展中水重用作另一循環再用水資源。中水是從浴室、洗手盆、廚房洗滌盆和洗衣機等地方收集的水,經處理後重用,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水務署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區正興建中水重用系統,今年年底起分階段供水。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9月15日在網志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現時香港供水系統有三個主要來源,包括從廣東輸入的東江水、本地集水區收集的雨水及沖廁用的海水。随着将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于去年底開始運作,爲香港供水系統引入淡化海水後,位處北區石湖墟的全港首座再造水廠亦于今年3月20日投入服務,爲香港供水系統引入另一新水資源—再造水。今次,我邀請了水務署同事及「滴惜仔」介紹再造水的資訊及今年新建成的石湖墟再造水廠。

 

再造水發展新機遇 進一步節省水資源

 

水務署工程項目統籌(工程管理)李駒廷表示,水務署會按計劃分階段供應再造水至上水及粉嶺部分地區、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再造水是指将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排放水,加工處理後可作非飲用用途的水。與淡化海水一樣,再造水的生産不受極端氣候變化的影響,令整個水資源組合變得多元化。

 

再造水用途多樣,例如可用作沖廁、園境灌溉及清洗街道等。自上世紀50年代,香港廣泛使用海水作沖廁用途。目前,水務署的海水沖廁供應網絡已覆蓋本港約85%人口。然而部分内陸地區(如北區)由于遠離海岸,海水沖廁的供應及運輸需要建造大量新的基礎設施,包括海水管道和泵水設施等,加上耗能大,成本效益較低,區内居民現時仍使用臨時淡水沖廁。現時政府爲使用淡水沖廁的用戶提供資助,以每四個月爲一個周期計算,每住宅用戶首30立方米淡水沖廁水爲免費。

 

藉污水處理廠水質提升 設生産再造水廠

 

因應上水、粉嶺及附近新發展區人口增長所帶來的排污量增加,渠務署于2019年展開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原址重建工程,分階段增加污水處理量,并将污水處理水質的水平由原來二級提升至三級标準。

 

藉着石湖墟污水處理廠重建工程的契機,水務署在石湖墟興建再造水廠,爲部分經石湖墟污水處理廠三級處理後的排放水,加入用作控制細菌含量的化學品次氯酸鈉,作進一步處理後生産再造水。水務署亦在再造水中加入适量餘氯,确保在輸送至用戶過程中能維持水質标準。此外,由于再造水無色無味,水務署會在水中加入藍色的食用色素,讓用戶可憑肉眼識别再造水與食水,以防止喉管被錯誤接駁或使用。

 

石湖墟再造水廠于今年3月開始投入服務,現時供應再造水予上水三間學校,以及四個屋邨/屋苑的居民使用。水務署預計在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全部用戶入夥後,石湖墟再造水廠将全面投産,每日再造水産量可達7萬3千立方米,供應予約52萬名市民使用,爲香港每年節省約2,200萬立方米食水消耗量,相等于8,800個标準泳池的容量。現時,食水每立方米的造價約十元,再造水每立方米造價僅爲7.8元,如以2,200萬立方米再造水代替食水沖廁,每年可節省逾4,800萬元。

 

水務署會持續檢視再造水供應的發展,在技術可行和合乎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把再造水供應擴展至其他新發展區及仍然使用食水沖廁的地區,包括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等,以進一步減少食水用量。政府正提升現有元朗污水處理廠爲三級處理淨水設施,并藉此将部份經三級處理的排放水加工成爲再造水,供應附近地區用戶作非飲用用途。我們的長遠目标是循環再用水及海水沖廁的覆蓋率由現時85%人口增加至90%。

 

再造水廠配合數字水務發展 運作全面自動化

 

推動數字水務及将供水服務數字化是水務署的重要目标,希望藉此爲市民提供更優質、高效、穩定及安全的供水服務。石湖墟再造水廠亦配合數字水務的發展,采用實時監測儀器,包括水質分析儀,全面監控再造水處理過程,以及收集水質分析數據,适時調校再造水中次氯酸鈉及藍色食用色素的份量,以确保再造水的水質合符标準。

 

石湖墟再造水廠還采用了數碼孿生技術,以電腦模拟、分析及學習再造水生産過程和泵水設施的運作,爲再造水中次氯酸鈉及藍色食用色素的份量,以及啓動泵水設施的最佳時段作出建議,提高管理效能,繼而逐步達至設施運作全面自動化,降低營運成本。另外,水務署于石湖墟再造水廠抽水站天台安裝太陽能闆,以産生可再生能源,供抽水站内泵水設施使用,進一步節能減碳。

 

安達臣道中水重用系統 提升本港供水韌性

 

此外,水務署正積極發展中水重用作另一循環再用水資源。中水即是從浴室、洗手盆、廚房洗滌盆和洗衣機等地方收集的水,經處理後同樣可以重用,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水務署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區現正興建中水重用系統,處理居民的中水作沖廁用途,預計于今年底開始分階段供水。

 

水務署會繼續研究及開拓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資源,期望可以進一步提升本港供水的韌性,支持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李家超與塞爾維亞副總理會面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反應熱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