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緻力在全球招商引資,随着香港經濟逐步複蘇,各地金融服務企業落戶香港以至拓展在港業務的步伐加快。投資推廣署表示,多項數據印證,香港是亞洲最受投資者青睐的國際金融樞紐之一。
招商引資不遺餘力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表示,部門今年首八個月已協助全球40間金融服務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拓展業務,按年顯著增加六成。這些企業來自12個經濟體,其中半數來自中國内地,其餘來自美國、英國、瑞士、盧森堡、法國、馬來西亞等地。
這40間企業的業務範疇廣泛,其中從事資産管理業務的企業最多,占14間,與香港作爲亞洲領先的資産和财富管理中心地位相符。
吳國才指出,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加上地理位置優越,可作爲内地與國際市場之間的橋梁。
他續指,香港能爲投資者和企業創造獨特優勢,不論企業來自歐洲、美國等傳統市場,抑或來自發展中國家,都熱衷于藉香港打入内地,特别是大灣區的市場。
另一方面,内地越來越多企業視香港爲「走出去」的平台,冀借香港擴展其在國際的業務。
投資推廣署積極探索策略,通過其國際網絡,幫助已落戶香港的内地或海外公司打入中東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
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具活力和流動性的資本市場,總市值約五萬億美元。
此外,香港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全球離岸财富管理中心,更是亞洲擁有最多超高淨值人士的城市。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的資産及财富管理業務總值約31.2萬億港元。吳國才指出,香港現時是全球第二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有望在2027年成爲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業務交易記帳中心。
吳國才又說,全球投資者正通過多元化的投資,将資産分配到私募基金、對沖基金等另類資産投資類别,以尋求更理想回報。而在香港,另類資産投資有顯著增長,現時已是除内地以外,亞洲擁有最多對沖基金、私募基金市場最大的經濟體。
香港同時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币中心,擁有除内地以外全球最龐大的人民币資金池,總額超過6,000億元人民币。
措施促進蓬勃發展
爲吸引全球資金,特區政府持續推出各種措施,包括爲私募基金提供稅務優惠,又放寬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規則。
私募市場投資管理領域巨頭漢領資本在瑞士、澳洲、加拿大等地均設有辦公室,其中亞洲首個辦公室2009年在香港設立。漢領資本全球資産管理規模逾9,000億美元,其中1,300億美元資産屬于全權委托管理類别。
漢領資本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客戶主管周敏認爲香港的優點在于稅率低,而且特區政府積極推出措施締造良好營商環境:「近年投資推廣署非常努力推廣香港,來港的家族辦公室數目增加不少。由于家族辦公室會投資到私募市場,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此外,香港人才資源豐富,除了本地人才,香港政府更推出不同計劃,便利外國和内地人才在港工作。」
香港的獨特優勢也吸引不少内地企業。總部設于江蘇的國聯證券國際2019年來到香港開業,提供财富管理和融資等業務。國聯證券國際行政總裁楊林認爲香港對拓展海外市場非常重要:「香港作爲多元化的金融中心,法律法規較健全,國聯可利用香港獨特的金融優勢,通過香港向東南亞、歐美和中東等地進行業務擴展。」
他又看好香港的人才優勢,認爲公司可與本地大學合作,建立人才梯隊,更也可和在港的外資投行合作進行項目。
而在吸引高淨值人士來港方面,政府也推出多項政策,旨在建立全球家族辦公室和資産擁有人的蓬勃生态圈,促進資産擁有人在香港部署和管理财富,捕捉多樣化的投資機遇。
現時,香港的單一家族辦公室超過2,700間,行業發展蓬勃。而過去一年,投資推廣署實施多項措施,進一步提升向全球财富擁有人提供的整全服務。
截至5月底,投資推廣署已協助89間家族辦公室在香港設立或拓展業務,并有超過130間家族辦公室表示已決定或準備在港設立或拓展業務。
來港投資創造需求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是引資的另一項重要舉措。計劃要求高淨值人士投資至少3,000萬港元,其中部分資金須投資于與香港相關的公司和項目。
吳國才說,高淨值人士通過計劃投資,會創造金融服務需求,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爲财富管理和投資首選目的地的聲譽。計劃推出半年多以來,已收到逾5,000個查詢和超過500宗申請,反映計劃具吸引力。
保險業是香港金融服務業另一重要支柱,截至7月,香港擁有約160間獲授權保險公司,其中六間爲全球十大保險公司。而按人均保費計算,香港的保險密度去年年底位列亞洲第一,全球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