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地理风情 故宮國慶開新展 「大道之行」探尋儒家文化千年智慧
公益广告

故宮國慶開新展 「大道之行」探尋儒家文化千年智慧

 9月29日,「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該展由故宮博物院、國際儒學聯合會共同主辦,將於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5日在故宮午門雁翅樓重磅展出,展覽包括故宮博物院藏品在內的國內外近30家考古文博單位的380件(組)展品。

 2024年是孔子誕辰2575周年,也是國際儒學聯合會成立30周年。此次展覽的主題「大道之行」,語出《禮記•禮運》篇,表達了儒家對建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等美好社會秩序和道德風尚的追求,不僅是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經典表述,也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體現着中華民族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獨特理解和使命擔當。展覽分為「溯古尋儒」「化成天下」「萬世師表」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溯古尋儒」以考古實證展現孔子和儒學誕生前中國的禮樂文明,發掘儒家文化的歷史形成脈絡。代表展品有考古出土文物中所見最早的孔子形象——西漢海昏侯墓孔子衣鏡(複製品),有距今兩萬年的江西萬年仙人洞陶片,開啟禮樂文明先聲的賈湖骨笛,也有反映周人禁酒制度的寶雞石鼓山獸面紋銅禁,還有反映秦統一天下後「書同文字」制度的更名方等。

 第二單元「化成天下」從儒者傳承、典籍存續、思想包容等角度,提煉儒家文化的發展軌跡,從個人、社會、國家等層面,展示儒家文化的核心文明理念。代表展品包括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傳)唐代王維繪《伏生授經圖》,東漢熹平石經、三國正始石經等官方校定的儒家經典定本,及反映漢代尊老養老制度的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出土的王杖十簡等。

 第三單元「萬世師表」則展示儒家文化廣被四海的深遠影響,以超越時代、地域、民族的力量,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代表展品包括浙江武義文廟附近出土的南宋州學祭器,內蒙古耶律羽之墓出土遼代孝子圖鎏金銀壺,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日本湯島聖堂釋奠禮器,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藏「孝悌忠信」等字屏風等。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兩千餘年間,經歷了兩漢經學興盛、魏晉南北朝玄學流行、隋唐儒釋道並立、宋明理學發展、清代樸學繁榮等不同階段,儒家文化始終與時遷移、應物變化,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其他優秀思想文化一道,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精神滋養。時至今日,儒家文化所蘊含的深邃智慧、崇高理念及道德準則等,仍持續為世界人民的溝通理解、文明的交流互鑒提供有益啟迪。(記者 林彬彬)

 頂圖圖説:「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海報圖

微信圖片_20240929234109.jpg

 孔子衣鏡(複製品),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國遺址出土

微信圖片_20240929234111.jpg

 符號陶罐,新石器時代上山文化(約公元前8000~前6500年),浙江省義烏市橋頭村遺址出土

微信圖片_20240929234114.jpg

 紅陶人面像,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約公元前5000~前2800年),甘肅省天水市柴家坪出土

微信圖片_20240929234116.jpg

 賈湖骨笛,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距今約9000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

微信圖片_20240929234118.jpg

 熹平石經《尚書》,東漢(25~220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崢嶸歲月」主題書展 探索中國歷史文化

郵輪特色航線 2日遊香港僅千餘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