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改善近岸水質 優化海濱環境

爲改善維多利亞港兩岸海水氣味問題,政府在2022年施政報告訂下目标,在今年年底前将荃灣、深水埗和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污染量減少一半。渠務署、環境保護署、屋宇署通力合作,超額完成,污染量現已大幅減少約80%。

 

政府努力的成果,也備受市民認同。環保署8月在荃灣海濱訪問市民,75%受訪者認爲海濱的氣味有改善,其中近一半人認爲改善明顯。另有市民向《政府新聞網》表示,荃灣海濱的空氣、環境都有大幅改善,也見更多市民在海濱一帶駐足和運動。

 

過往造成污染和氣味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爲舊區部分私人樓宇的污水渠錯誤接駁至雨水排放系統,而公共渠管也有類似情況。

 

以荃灣區爲例,由于渠管錯駁,污水通過雨水渠排放至區内三條主要地下雨水箱型暗渠,最終流入海濱,是當區海濱氣味問題的主因之一。

 

有見及此,政府不同部門協調分工,針對性地從源頭堵截污染。

 

首先,環保署會在重點地區進行污染源調查。

 

環境保護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黃方表示,部門會在雨水沙井抽取水樣本化驗,找出潛在有污染源的地區,然後根據渠務署的渠圖,利用色粉測試、渠道攝像機、其他智慧工具等,從下遊至上遊追蹤渠管錯駁位置,再通報渠務署和屋宇署跟進和修複。

 

屋宇署的角色,主要是處理私人樓宇排污水渠被錯誤接駁的問題。

 

屋宇署高級結構工程師簡德昌說,按部門的管制政策,若私人樓宇出現渠管錯駁情況,問題須即時處理。屋宇署會向涉事單位的業主或負責人發出命令,要求清拆駁錯的渠管;如問題涉及樓宇整體渠務工程,屋宇署也會發出渠務修葺命令,要求樓宇業主進行渠務修葺工程。

 

若錯駁個案涉及公共污水渠和雨水渠,則由渠務署進行必要的渠務工程。

 

部門合力改善排水口污染,成績斐然。截至今年第三季,在九龍城區,占總污染量99%的32宗錯駁渠管個案已修複;深水埗區方面,占總污染量66%的16宗個案已修複。

 

至于荃灣區,占該區總污染量89%的36宗錯駁渠管個案已修複;此外,與氣味有關的硫化氫濃度在荃灣區也大幅下降,今年8月的平均濃度已較2022年4月減少約80%。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梁光宗指出,除修複渠管錯駁問題,部門也正爲荃灣區内九個鄉村地區籌劃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并透過工務工程項目于區内建造長約七公裏的污水渠,以應付區内人口增長及持續發展的需要。該工程2020年7月展開,進度符合預期,預計2026年年中前分階段完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逾2萬人獲發新生嬰兒獎勵金

口岸點對點送啟德 內地郵輪客讚好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