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構建關愛共融社會 支援弱勢社群

(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重視構建和諧穩定、關愛共融的社區,讓弱勢社群和有需要的家庭得到适切協助。他在施政報告提出加強支援長者、照顧者、殘疾人士、在職家長等,并推進保障雇員措施。

 

李家超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指政府重視社會福利的投入,用于社福的開支每日超過三億元,一直居各範疇公共開支之首。

 

他指,政府采取精準扶貧政策,将資源投放在最需要幫助的人士。共創明Teen計劃今年内會推出第三期,招募4,000名學員。社區客廳試行計劃也會擴展,明年在劏房戶集中的地區新增三個社區客廳,預計惠及約1,300個目标住戶,每年爲約20萬人次提供服務。

 

照顧長者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明年推出爲期三年的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院舍。每名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共1,000個。

 

而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也會優化,11月起,參加計劃的安老院由現時四家增至11家,當局會分擔參加計劃長者在當地的部分醫療費用,并委托機構提供關愛服務,協助他們适應在粵生活。

 

本地選擇方面,政府也會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的服務券總數增加兩成至6,000張,讓更多體弱長者無須輪候即可入住自選安老院,接受政府資助的護理服務。

 

政府也着力支援照顧者,李家超說,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今年3月在荃灣和南區試行,由社會福利署培訓的關愛隊主動接觸和識别有需要住戶,試行效果良好,過去半年已探訪4,700個家庭,轉介約900宗個案予社福機構跟進。計劃來年會擴展至全港18區,爲長者和照顧者提供支援。

 

此外,政府會恒常化關愛隊的撥款,下一期撥款更将增加資助金額五成。

 

爲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士康複服務,政府會在全港設立14間綜合社區康複中心,增加1,280個服務名額,以綜合個案管理模式,因應個别殘疾人士的需要和康複進度提供适切支援。

 

當局會增設90個朋輩支援工作員職位,加強對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的朋輩支援;在新界東增設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以及增加約1,040個日間、住宿及學前康複服務名額,并研究在空置的幼稚園校舍設立特殊幼兒中心。

 

支援在職家長方面,政府會再增設一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提供100個日間幼兒照顧名額,并把鄰裏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服務名額增加兩成半至2,500個,受惠兒童人數會增至25,000人。

 

本學年起,在校課後托管服務計劃涵蓋範圍由50間小學擴展至超過110間,讓學生可在課後留校獲托管和學習支援,更方便家長外出工作;視乎實際需要和成效,當局計劃在2025至26學年鼓勵更多學校參加計劃,名額不設上限。

 

此外,爲支援少數族裔人士更好融入社區,政府明年起增聘一間支援服務中心,提供傳譯和翻譯服務。教育局也會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習和家長協助。

 

至于強化勞工支援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改革雇員再培訓局,提升至爲整體勞動人口提供技能爲本的培訓課程和策略。明年初起,再培訓局以全民培訓爲目标,不再設學曆上限,增加最少15,000個年度總學額,并會加強與高等院校、龍頭企業等合作,以及加強職涯規劃、職業配對等服務。

 

李家超又說,政府會推進保障雇員的措施,包括檢讨破産欠薪保障基金下遣散費特惠款項的保障範圍,探讨調升特惠款額上限,加強保障雇員權益;落實法定最低工資「一年一檢」的新機制;以及修訂《雇傭條例》下連續性合約的規定,由連續四星期、每星期工作18小時,即共72小時,放寬至四星期合計68小時。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CEPA龐大商機 積極對接活水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