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

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彙瑞展覽推出

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配合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和「人文灣區,璀璨非遺」—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彙系列活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辦事處今日至明年3月31日于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同心迎國慶—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彙瑞」展覽,免費入場。

 

展覽是首個以大灣區非遺爲主題的聯合巡回展覽,香港爲首站,随後移師深圳和澳門展出。展覽以象征吉祥如意的瑞獸爲主題,透過互動展品、圖文展闆、視像節目和體驗活動,向觀衆介紹大灣區11個城市的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節慶習俗等非遺項目。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展覽開幕典禮緻辭時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當中須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他又指,大灣區以嶺南文化爲主,具濃厚地域特色,粵劇、廣東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對彰顯和維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具深遠意義。

 

楊潤雄續指,香港具多元開放、中西文化彙聚的特質,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定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積極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與灣區各城市攜手共進,共同塑造和豐富大灣區的人文精神内涵,增強區域内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

 

展覽分爲三部分,「同獻瑞」展區展示具有瑞獸形象的紮作工藝展品及互動藝術裝置,并介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包括香港的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佛山的彩紮獅頭、澳門的魚行醉龍節、深圳的沙頭角魚燈舞、珠海的三竈鶴舞等。

 

「集匠心」展區則介紹大灣區内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手工藝非遺項目,包括粵繡、廣彩制作技藝、花燈紮作技藝等;而「聚群藝」展區透過具非遺元素的創意藝術裝置和示範活動,讓觀衆從不同角度感受灣區非遺的多樣面貌。

 

展覽由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康文署、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及澳門博物館承辦,非遺辦事處及深圳巿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策劃,并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李家超:整個社會必須一起參與改革

各界社團支持施政報告 團結協力 建設和諧家園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