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7日刊發題爲《炎症是慢性的、隐蔽的,對你的健康是一個嚴重威脅》的文章,作者是亞曆克斯·賈甯和貝齊·麥凱。全文摘編如下:
“炎症性衰老”聽起來就像是保健品公司抛出的一個營銷術語,但你最好認真對待這種情況。
什麽是“炎症性衰老”
“炎症性衰老”描述了一種慢性、低度的炎症,是炎症——即免疫系統對所感知到的威脅的反應——和衰老的結合。“炎症性衰老”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悄然累積,它會增加罹患心髒病、癌症、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随着年齡增長,每個人的身體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炎,有些人的程度較輕。但科學家表示,對此我們應該給予密切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了發炎可能造成的損害。
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潛在的藥物治療方法,一些醫生正在推動對慢性炎症進行更多、更好的檢測。同時,你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來對抗炎症:規律鍛煉,保持充足睡眠,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紅肉。
“炎症是所有慢性疾病的内在組成部分。”老年病學專家、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科學主任路易吉·費魯奇說。他研究老年人的炎症現象已有近30年。
“炎症性衰老”一詞是由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退休免疫學教授克勞迪奧·弗蘭切斯基在2000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的。去年,科學家們提議将慢性炎症加入到随年齡增長顯現并可能加速衰老的生物特征清單中,并稱之爲“衰老的标志”。
炎症本身并非壞事,而是機體保護自身免受傷害的天然方式。這有助于抵抗病毒感染,或是愈合手指上的傷口。一旦康複,炎症通常就會消退。
慢性炎症也源自機體試圖保護自身。但它不會消退,而且會帶來傷害而非治愈。随着年齡增長,人們會出現全身炎症反應,因爲機體會對其所認爲不正常的物質或情況作出反應:例如,腹部脂肪細胞的堆積。
“炎症性衰老”的一個可能原因是細胞衰老,受損的老化細胞會停止分裂,積聚并分泌炎性蛋白。
随着年齡增長,人們的慢性炎症水平會上升,但人們出現這種情況的年齡和程度有所不同。“有些人甚至在孩童時期就會立刻開始。另一些人則可以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直至七八十歲。”弗蘭切斯基說。
可引發和加重疾病
研究顯示了慢性炎症在最嚴重的衰老疾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既可以引發疾病,也可以加重疾病。
“這就是個惡性循環,”費魯奇說,“炎症會造成損傷,而組織中的損傷又會引發炎症。”
一項對超過16萬名患者血液樣本的分析研究顯示,高水平的炎症與任意原因導緻的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炎症水平高的人群,死亡風險是炎症水平最低人群的七倍。
美國布裏格姆和婦科醫院的研究人員8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顯示,慢性炎症水平高的女性罹患心髒病、中風或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慢性炎症水平低的女性高出70%。研究人員對這些女性進行了爲期30年的跟蹤調查。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布裏格姆和婦科醫院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主任保羅·裏德克說:“炎症本身就有巨大風險。我們需要及早預防。”
慢性炎症也會導緻阿爾茨海默病。麻省總醫院麥坎斯腦健康中心主任魯道夫·坦齊說,多年積累的斑塊和纏結會引發慢性炎症反應。
随着年齡增長,細胞損傷慢慢累積,從而引發慢性、低度炎症,最終導緻疾病。舉例如下:
大腦:導緻認知能力下降和阿爾茨海默病。
癌症:可能導緻突變,從而激活腫瘤生長或削弱機體發現并消除癌細胞的能力。
動脈粥樣硬化:令動脈壁上的脂肪沉積或斑塊積聚,它們的破裂可能造成心髒病發作。
骨質流失:幹擾骨骼修複,破壞骨骼。
腎髒疾病:可損害腎髒受損後的自我修複能力。
應如何預防和治療
血液測試可測量炎症标志物,如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紅細胞沉降率(ESR)和鐵蛋白,但大多數血液測試無法區分暫時性炎症和長期炎症。同時它們也無法反映出炎症源頭。
“是因爲你的關節炎,還是因爲肝髒疾病,抑或是因爲多肌痛(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老年醫學中心部門主管阿爾德希爾·哈什米說。
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16萬名接受炎症标志物檢測的患者的記錄。在标志物水平高于正常值的患者中,大約有85%的人體内未發現感染或疾病證據。
藥物必須在不妨礙免疫系統的情況下抑制炎症。一些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患者,使用低劑量秋水仙堿來治療炎症。秋水仙堿于2023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多年來一直被用于治療痛風。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包括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s)在内的其他藥物可否降低炎症标志物。諾和諾德公司和傑特貝林公司正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風險人群中測試潛在的抗炎藥物。
一些人嘗試服用二甲雙胍和雷帕黴素等藥物來治療炎症。這兩種已被FDA批準用于其他用途的藥物顯示出具有治療炎症的潛力,但仍需進行更多人體實驗研究。
除此之外,目前抵禦炎症的最好方法是什麽?專家說,無論怎樣你都應該堅持鍛煉,不吸煙,保持健康的體重以及健康飲食。
一些研究表明,以堅果、全谷物、魚、水果和蔬菜爲主的地中海飲食尤其能夠預防炎症,而紅肉則會促進炎症。
坦齊說,對大腦健康而言,最重要的是每晚7到8小時的睡眠。他說,有了充足的睡眠,大腦就會清除引發炎症的澱粉樣蛋白。
“每次你從做夢或快速眼動睡眠進入深度睡眠,我稱之爲一個清洗周期。”坦齊說。(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