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8日報道,專家們說,如何安排用餐時間會影響你的表現和恢複。以下是研究結果: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曆:下午6點,你剛下班回家,想去跑步。但是你餓了。你應該先吃晚餐,然後冒着胃部不适的風險跑步?還是應該先跑步,用可能更少的能量爲你提供動力?
這個問題甚至困擾着我們當中最自律的鍛煉者。讓問題更複雜的是,關于這個話題的研究有限,且答案取決于你獨特的健康狀況和目标。
盡管如此,專家們一緻認爲,需要牢記一些一般性因素。
吃什麽和什麽時候吃
健康專家建議鍛煉前後都要吃東西,但原因各不相同。
對大多數人來說,在鍛煉前兩到四個小時吃一頓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均衡膳食,就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來維持常規鍛煉。洛杉矶錫達斯-賽奈醫療中心的心髒病專家瑪莎·古拉蒂博士說,這也能讓人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化,并有助于減輕胃腸不适,比如惡心、嘔吐或反酸。她專門幫助患者通過飲食和鍛煉改變生活方式。
約翰斯·霍普金斯醫療中心的運動醫學理療師塞西莉亞·科爾多瓦·巴列霍斯博士說,如果你在計劃鍛煉前還有幾個小時,鍛煉前的膳食可以包括優質蛋白質(如三文魚、雞肉或豆腐)、複合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燕麥或紅薯)和健康的脂肪來源(如牛油果、雞蛋或堅果)。
科爾多瓦·巴列霍斯博士說,在鍛煉前30分鍾吃點零食也能提高體力——尤其當你即将進行超過90分鍾的中等或高強度鍛煉。她推薦吃一個蛋白棒甚至僅僅是一個能量凝膠,因爲它們在胃裏很好消化。古拉蒂博士則建議吃一根香蕉或一塊你最喜歡的水果。
結束鍛煉後,目标就是攝入蛋白質——國際運動營養學會建議,最好在兩小時内攝入20至40克——以幫助支持肌肉增長和恢複。一罐金槍魚、一塊雞胸肉或三個奶酪炒雞蛋都在這個範圍内。
與健康狀況和健身目标有關
你的用餐時間可能也取決于你的健康或健身目标。
美國密蘇裏大學營養學和運動生理學教授吉爾·卡内利說,如果你患有糖尿病等必須控制血糖水平的疾病,那麽計劃就需要更加精細了。
一些研究表明,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最好在鍛煉前吃早餐。例如,在2017年對印度64名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鍛煉前吃早餐的人比在鍛煉前不吃東西的人血糖控制要好得多。
卡内利教授補充說,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建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中度或高強度晨練前禁食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安全的,甚至可能是更好的。這取決于他們醒來時的血糖水平。
不過總體而言,空腹鍛煉可能有缺點。在2020年公布的一項對大約2000名耐力運動員的網上調查中,避免空腹鍛煉的參與者說,他們這樣做是因爲空腹無助于訓練,會影響他們的運動成績,讓他們更加饑餓。
科爾多瓦·巴列霍斯博士說,如果你想在鍛煉後減少酸痛,促進肌肉增長和修複,那麽多吃一點蛋白質,并在一天中分散攝入,這可能會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标。
如果你有食物過敏、其他飲食限制或身體狀況,那麽考慮咨詢一下醫生、運動醫學醫生或運動營養學家,讓他們幫你制定一個滿足你需求的計劃。
身體的感覺最重要
你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注意鍛煉前吃東西(或不吃東西)時身體的感覺。古拉蒂博士說,如果你在晨練前30分鍾吃了富含蛋白質或脂肪的零食,讓你的胃不舒服,那就試着換成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的零食。如果你要做低強度的鍛煉,比如慢走或瑜伽,也許你不需要先吃東西。
她還說,随着時間推移,你會弄清楚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麽。古拉蒂博士說:“沒有一個完美的科學。”她還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目标、飲食和時間表,隻要你有耐心,總會找到一種适合你的習慣。(編譯/盧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