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中國新聞 強國複興有我 點贊吉林勞模㉚|周立興:“碳”路上的最美姿态
公益廣告

強國複興有我 點贊吉林勞模㉚|周立興:“碳”路上的最美姿态

初秋的季節,二氧化碳開發公司運行維護中心屋内忙得熱火朝天,運維一班班長周立興正坐在辦公桌前認真記錄,不一會兒,他面前的生産運行記錄本上就寫滿了日常規劃和已完成的工作量。

2024年,是周立興在吉林油田工作的第18個年頭,更是他紮根CCUS一線、勇擔“碳”路先鋒的第9年。多年來,踏冰履雪、沖風冒雨是他工作的常态,日複一日的奮鬥,他毫無怨艾,也因此成爲了領導、同事、家人們眼中的“拼命三郎”。

練就技術“急先鋒”

“工作要拿出居家過日子的心,别盲目幹,研究着把活兒幹細,實實在在地做事兒。”這是他時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18年來,他早已将單位當成了家,和工作過起了日子。每一次搶修,每一次高難度的工作任務都能看到周立興的身影。情8平台井摻輸管線發現漏點時,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天,他跳入管線坑中參與焊接堵漏,一幹就是一天一夜,渾身被水濕透;6#井組發現管線漏失時,瓢潑大雨中,他頂雨跳進管線坑中淘積水、清淤泥、查漏點、修管線,靴子灌滿水,泥巴裹滿腿;公司綠色礦山建設迎檢時,他和同事們連續奮戰了20幾天,把全隊60多口油氣井,每個井組的井場、油水氣間都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完善和粉刷……

争做碳路“多面手”

二氧化碳開發公司于2015年2月成立,是吉林油田唯一的科研型生産單位,也是目前國内唯一的CCUS專業化公司,年原油生産能力19萬噸,年埋存CO₂能力4億方。

“最初咱國内CCUS技術還處于空白狀态,風險高,挑戰無比艱巨。”周立興回憶起來,感慨萬分。沒有現成的技術,他們就在書本中找理論;沒有可借鑒的經驗,他們就在現場實踐中摸索前進。

幾乎每晚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是周立興“充電”的時刻,向專家學、向書本網絡學……他通過各種方式研習CCUS業務知識。爲了進一步提升CCUS操作技能水平,他連續考取了采油工初、中、高級資格證書和電工、焊工特種作業證,成爲了不折不扣的多面手。

勇當創新“弄潮兒”

“小發明也能解決大問題。”這是周立興的口頭禅。參加工作以來,凡事愛琢磨的周立興堅持邊工作,邊鑽研解決生産實際問題,積極開展小改小革。

他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加強業務知識學習,緻力于研究适合生産需要的工具及方案探索。在一次更換盤根盒時,周立興發現加盤根時僅利用鐵絲或皮帶繩來固定壓帽,這樣很容易脫落砸傷手指。2021年,他與相關技術專家一起參與研發了具有雙重保護功能的盤根盒壓帽固定裝置,這項裝置可以在加盤根時将其卡在光杆上,拖住盤根壓帽,同時,還利用小細鋼絲繩纏在懸垂器上,與固定裝置連接起來,雙重保護下,徹底解決了壓帽脫落的難題。“一種抽油機井口盤根盒固定裝置”這項發明還獲得國家級專利證書。

多年來,他兢兢業業工作,“苛刻”要求自己。而正是這樣的嚴格要求,讓他曾榮獲吉林“能源工匠”、集團公司“優秀共産黨員”、吉林油田公司特等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今年,周立興再次獲得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稱号。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姚婉如 整理 省總工會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莒南縣第四小學2024年“葫蘆絲之韻”主題繪畫作品比賽圓滿落幕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