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态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在阿塞拜疆參與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并和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9屆會議的香港組織交流,今日啓程回港,明日抵達。
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由美國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持,彙聚中國和美國的地方氣候領導人,分享各地在氣候行動中的最新進展、成果及挑戰,推動更積極有力的氣候行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在昨日舉行的地方對話緻開幕辭。
謝展寰于「城市氣候行動:适應氣候變化和提升氣候靭性」的專題讨論環節中,介紹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緻力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減碳策略和措施,包括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全民減廢,并分享措施的進展和成果。
謝展寰指出,要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除落實進取的減碳策略外,也需要在适應氣候變化和應變方面采取充分對策。面對極端天氣事件更頻繁發生的趨勢,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主持跨部門督導委員會,統籌和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政府各部門均制訂并落實多項強化措施,應對極端天氣可能爲香港帶來的嚴重威脅。
謝展寰昨日也與參加氣候變化大會的香港組織、業界人士和青年茶叙交流。他表示,很高興香港今次參與氣候變化大會的組織和人數比去年倍增。
他認爲,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目标,未來全世界必須面對低碳綠色轉型。香港有祖國龐大綠色低碳技術和産品的支援,聯通世界,更有國際金融中心,高質專業服務和法治系統方面的優勢,不同界别和行業可以和政府加強協作,一同抓緊低碳綠色轉型帶來的龐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