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地理风情 議事亭早年形貌
公益广告

議事亭早年形貌

  圖:澳門議事亭前地。

  作為澳門地標之一,「議事亭前地」一名稍覺不易理解。或有人問到:「這裏是否有個亭子存在?」早一代澳門人知道,「議事亭」即今天的市政署大樓,從前又叫市政廳、議事公局,老一輩叫「金巴喇」之所。一七八四年以前,原址上的建築物本是一座中式庭園。後來葡人買下議事亭地段,興建了具今日規模的西式樓房。這「亭」中曾樹立石碑,碑上刻了在澳夷人(外國人)需遵守的法則如禁蓄倭奴、禁唆使華人入洋教等。亞馬留出任澳門總督時毀掉石碑,議事亭變成了葡人治澳的行政機關。

  在一七八四年以前,議事亭究竟是什麼模樣?具體的形貌只有《澳門記略》中的單線圖樣,形制上屬中式庭園,有一亭台在內。《澳門記略》出版於一七五一年,理論上是可信的,但有人質疑《記略》有殘缺,圖樣為「補畫」而非寫實,在此書之前所有議事亭均為「西式」云云。

  我未能找到其他議事亭改建前圖樣,但另找一些十七、十八世紀的澳門建築繪畫,嘗試解答究竟此圖樣是否可信,或純屬中國人所構想。我所觀察,包括一七三一年出版《廣東通志》中的澳門圖、一六三二年西洋人繪畫的《澳門平面圖》、一六八五年後的一幅西洋畫《澳門圖》,在這些圖版中,所有大小房屋,不論是仁慈堂、關部行台、風順堂等,都畫成一致樣式,亦即所有中、西(葡)式建築風格的對比性都給抹去。何以如此?因為畫面空間太小,圖案要簡明,沒必要細畫出來。

  葡人買入地皮後把議事亭改建成西式樣貌,採用當時葡萄牙「旁波爾」建造技術,以木材架構組件,是那年代抵禦地震的一種建築法。南京畫家張寶(仙槎)到澳門考察,站在灣仔隔岸觀澳,以山水國畫「散點透視」手法,在他的《浮槎圖》中描繪了「澳門遠島」,時間不遲於一八三一年。在構圖上,張寶也沒有刻意強調中西(葡)建築的差異。所有大小房屋,包括兩層高的西式議事亭,均作三角山牆四邊窗子,已是這時期中西互融的建築特色!但海面上的三桅商船,他並不含糊,完全是西洋式了。

  此外,早年議事亭裏有小教堂或圍牆鐵門,於是有人認定早年的「亭」是純西式的。但《記略》中議事亭的大門,正是今天我們所見的樣式,也就是說,此圖寫實程度甚高。繪圖者在具體表現建築物的樣式時,沒有抹去大門的西洋風格,這寫實作風反而使我更相信:議事亭前身基本上是中式的單層庭院,或某程度的中西共融(例如屋瓦為中式、窗戶為葡式),而因守備需要,補建了西式圍牆。

  今天,若到市政署大樓參觀,除了可瀏覽漂亮的瓷磚、雅緻的庭院和圖書館,別忘注意它的大門,此門或沿舊制翻造,或說不定有悠悠百載以上歷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錢凱─上海」首船抵埠 帶來2萬噸特色水果

極地博物館展現北極魅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