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聯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24日報道,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NORAD)發言人約翰·科內裡奧(John Cornelio)表示,美軍機於當地時間週 五(23日)在猶他州上空攔截了一個“不明高空氣球”,確定其不會對民航或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正對其進行密切觀察。
儘管美方暫未就氣球來源等具體情況透露更多細節,多家主流美媒仍無端將此事與一年前的「中美氣球事件」相關聯。 但有兩名美國官員闡明,初步跡象表明這隻氣球“不是來自外國政府”,並且它“不具備可操作性”。

2023年2月4日,不顧中方一再聲明,美方執意擊落了誤入美國領空的中國民用性質飛艇
據最早報導此事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稱,當地時間週五凌晨,美軍軍用飛機發現這隻氣球在科羅拉多州上空漂流。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聲明稱,氣球隨後在猶他州上空被該部戰機攔截。
據介紹,北美防空司令部是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共同指揮的機構,負責領空預警和北美航太飛行控制的職責。 聲明顯示,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配合下,北美防空司令部偵測到該氣球當時正在4.3萬英尺(13106.4公尺)至4.5萬英尺(13716公尺)之間的高空盤旋,略高於 普通民用飛機巡航高度。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發言人科內裡奧稱,週五早上派出的戰鬥機飛行員對氣球進行了調查,確定氣球不具備可操作性,也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目前氣球仍漂浮在空中,處於美軍方密切觀察之下。
聲明中也提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也認定氣球不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威脅。 “北美防空司令部將繼續跟踪和監視氣球,同時繼續與聯邦航空局密切協調,確保飛行安全。”
美軍方尚未對該氣球的情況透露更多細節。 美國廣播公司(ABC)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描述報導稱,這個氣球約有50英尺高(15.24米),氣球上有一個小盒子狀的有效載荷,載荷攜帶內容暫不清楚。 他還說,目前還不清楚氣球的來源,也不清楚北美防空司令部是如何追蹤到它的。
綜合美聯社、《今日美國》(USA Today)報道,北美防空司令部拒絕說明飛行員是在猶他州的什麼位置發現這個氣球的,也沒有說明氣球的來源,以及它為何會飛越猶他州和科羅拉多 州。
另據NBC引述兩名美國官員的話報導,初步跡象顯示這個氣球「不是來自於外國政府」。 但多家美國主流媒體都將此事與一年前的「中美氣球事件」相關聯,持續炒作所謂「中國間諜氣球收集美國情報」的謬論。
美聯社甚至在報導了“美國官員否認氣球來自於外國對手”的情況下,仍花了大篇幅以回顧“中美氣球事件”,還聲稱“人們因此對有關氣球飛越的新聞更加關注”。
幾乎所有將兩件事無端關聯的美媒,都在報道中隻字不提美國防部早就對此事做出澄清。 去年6月29日,五角大廈發言人‧萊德(Pat Ryder)在美國國防部記者會上證實,同年2月在大西洋上空被美方擊落的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在過境美國以及飛越美國 上空時並沒有收集情報。

2023年6月29日,五角大廈發言人派特‧萊德回答記者提問 影片截圖
對於中美“氣球事件”,中方多次發聲表明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表示,我們已經表明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導致的偶發意外事件,美方還刻意渲染炒作,甚至武力襲擊,是不可接受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此外,毛寧說,這次飛艇誤入美國領空考驗的是美方對穩定和改善中美關係的誠意以及處理危機的方式。 美方應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誤解誤判,破壞彼此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