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丹麥宣布停止對「北溪」事件調查,俄方回應:荒謬
公益广告

丹麥宣布停止對「北溪」事件調查,俄方回應:荒謬

根據法新社消息,當地時間2月26日,丹麥警方宣布停止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調查。 哥本哈根警方和丹麥國防情報局認定,「北溪」管道遭到人為破壞,但評估認為沒有充足的依據在丹麥提起刑事訴訟,因此警方決定結束調查。

聲明稱,丹麥國防情報局將繼續關注局勢發展,並與相關機構共同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護丹麥的關鍵基礎設施。

針對丹麥的決定,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6日回應說:「這種情況近乎荒謬。一方面,人們意識到這是蓄意破壞。另一方面,調查卻沒有進一步的進展。」佩斯科夫 強調,俄方曾多次要求丹麥提供有關調查的信息,卻遭到拒絕,莫斯科現在也無法獲得調查資訊。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洩漏 圖源:澎湃影像

2022年9月,位於丹麥和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天然氣管線先後被發現至少4處外洩。 事件發生後,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啟動調查,但拒絕俄羅斯參與。 參與調查的各方均認為,管道遭到“蓄意破壞”,但幕後黑手的身份至今尚未確定。

當地時間2月7日,瑞典政府以「沒有管轄權」為由,宣布結束對「北溪」管線爆炸事件的調查。 瑞典檢察官馬茨·永奎斯特表示,沒有跡象顯示瑞典或瑞典公民參與破壞「北溪」管道,瑞典方面已將相關調查資料移交給德國。

永奎斯特說:「我們對事件的經過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們不能透露更多細節。但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瑞典對此案沒有管轄權。繼續調查不是瑞典的任務。這 起事件不會對瑞典的安全構成任何威脅。”

德國政府仍在繼續進行相關調查,但英國《衛報》稱,截至目前,德國調查人員尚未給出任何結論。

去年2月,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曾在其個人網站發布調查報告稱,「北溪」天然氣管道是由美國和挪威軍方在拜登政府的授意下策劃炸毀,但西方政府 和媒體卻對這項指控保持沉默。

美國和德國媒體則聲稱,這起事件與烏克蘭有關聯。 去年11月,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德國《明鏡》周刊發表聯合調查報道,稱48歲的烏克蘭上校羅曼·切爾文斯基「協調」參與了「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他負責 管理後勤和支援一個6人小組,該小組使用虛假身份租用了一艘帆船,並使用深海潛水設備在天然氣管道上放置了炸藥。

本月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丁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塔克卡爾森採訪時表示,他不會談論這起事件的細節,只要看看誰能從中獲利,誰有能力就夠了。 他指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進入波羅的海海底,實施這次的爆炸行動。 普丁也對德國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保持沉默感到驚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