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數據出籠,印證香港經濟持續向好。香港迪士尼樂園日前公布業績,今年首季收入及淨利潤均創新高,單計去年全年亦錄盈利。同一天統計處發表的5月份貿易數字,出口和進口按年分別大增14.8%和9.6%,增幅較上月擴大約3個和6個百分點。配合競爭力排行榜裏香港名次重登高位、駐港境外機構和境外品牌接踵來港等,凡此種種的客觀指標,不約而同凸顯了香港經濟一片好景,港人不必妄自菲薄,外界唱衰論亦可休矣。
迪園的亮麗成績表,不啻為香港內外需求暢旺的風向標。迪園新主題區的開幕,持續優化供應固然有利帶動需求;同一道理,由加強「盛事經濟」,到推動「無處不旅遊」,譬如日前有建議在舊城區打造深度遊等,皆是從供應入手來提振及挽留購買力的正確方向。另方面,隨著疫後旅客恢復來港,在進一步開放自由行城市後,內地客來港人次繼續攀升,而自去年第三季起,其他旅客恢復來港速度加快,也帶旺了旅遊業以至整體香港市道。旅發局去年的訪港旅客分析報告指,迪園在內地客曾遊覽之地方攀至第三位,在短途旅客(不包括內地客)更攀至第一位,反映樂園吸客力強。亞洲經濟近年急速發展,相關旅客外遊意欲及購買力均水漲船高,查今年首季的旅發局調查,內地客高佔全部過夜客在港消費的63%之多,來自南亞與東南亞的過夜客人均消費亦達7287元,較北亞(日韓為主)的4878元還要高,甚至媲美長途客的約8000元。香港作為亞洲區內重要旅遊目的地,誠應因勢利導繼續加大力度吸客。
香港出口表現亦自去年第三季起呈現逆轉,撇除農曆新年假期因素,以三個月移動比較的話已經連升10個月,升浪不可謂不強。其中今年首5月香港對內地的出口貨值按年大增21%;對東南亞和中東的表現亦佳,例如出口泰國增逾34%,出口越南和阿聯酋分別增約20%和15%;值得留意的是,出口美國亦增12%,單計5月份更增26%。地緣政治因素有所緩和,不單釋放旅客來港,也見諸對外貿易方面。進口方面,同期數據同樣向好,也反映香港內需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