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北都建設揭開序幕 未來之城只爭朝夕
公益广告

北都建設揭開序幕 未來之城只爭朝夕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助力香港於「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下,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推動更佳的職住平衡和綠色生活。早前,85家企業簽署支持及參與北都發展意向書,以實際行動展示工商界對北都發展的支持和信心,北都發展全速推進。

  北都,一個令人嚮往的未來之城,不僅寄託了港人對更加宜居、宜業、宜遊生活環境的期盼,更承載着香港與內地深度融合發展的願景。記者將深入介紹北都的規劃、現況及前景,加深社會對北都的認識,加速推動北都發展。

  「幾十年前附近都是耕田、果園,亦園那邊種馬蹄、蓮藕,後來填了地,慢慢多了很多人住,就變了亦園村……(亦園)那邊已張貼了告示,即將興建新的西鐵站,20年後這裏周圍會是高樓大廈。」在未來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市中心不遠處的田心村,年過耳順之年的村民陳先生見證洪水橋過去數十年的變化,他說,以往新界發展主要靠發展商收地建屋,發展零碎,近年政府整體規劃,發展加快,洪水橋從農地變身成為鬧市的願景近在咫尺。

  在田心村附近,納入發展範圍的用地已陸續收地;擬議的洪水橋鐵路站範圍亦已圍上水碼,隨時準備展開工程;由房協發展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早前竣工,陸續開始有居民入住。

  陳先生指着不遠處的專用安置屋邨,形容採用新建築方法建造的住宅大樓是拔地而起,「那兩幢樓起得好快,『砰』一聲起好了,附近也在建屋,應該好快就(出現)一幢又一幢大廈。」

  新界北部幅員廣闊,但多年來被視為偏遠鄉郊,發展未被重視,隨北部都會區發展,日後可望成為香港新核心區域。本身是新界原居民的陳先生樂見新界迎來新發展,「以前從這邊到深圳要經羅湖,有了深圳灣口岸後,起碼節省了30分鐘;日後(附近)有了西鐵(站),出入市區、去深圳都更方便……社會進步、人亦進步,一定好過以前。」

  在洪水橋居住並就讀區內中學的盧同學一直有留意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規劃及發展,她認為,現時區內的食肆、商舖、文體設施等生活配套不足,期待新發展可以進一步完善社區配套,同時可以加強新界北部與香港市區乃至與深圳的交通接駁。她相信,隨交通等基建發展後,新界北部地區與市區差別不大,而且更接近深圳,往來更方便,她會願意在當區生活及工作。

  圖:北都四大區域介紹

  三萬公頃地分四大區

  特區政府在2021年10月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議發展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繼已開展的發展項目,進一步增加房屋、產業和社區設施用地,並完善交通基建。2023年10月30日,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進一步明確北都的發展願景、區域規劃、主要建設項目等。

  北部都會區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通過區域整合和產業升級,打造香港未來的新經濟增長點,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北都覆蓋香港北部廣闊地區,佔地達3萬公頃,約佔香港總面積1/3,覆蓋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以及多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包括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流浮山、新田科技城、牛潭尾、古洞北/粉嶺北、新界北新市鎮、馬草壟等,將發展為一個最終能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個工作職位的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勾畫了北都四大區域,各有不同的策略定位和發展主題。「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位於北都西部,主要由洪水橋、元朗南等新發展區組成,佔地1200公頃,將連接前海合作區,建設現代服務業中心。該區域會充分利用口岸優勢,發展金融、專業服務、物流等領域,滿足個人跨境服務和民生消費的需求。

  「創新科技地帶」位於北都中部核心地帶,毗鄰深圳皇崗和福田的創新科技區,將打造創科發展集群樞紐,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亦將助力香港實現「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打造優質、健康和綠色生活的新社區。該區重點設施是佔地約600公頃的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的港深科技園用地,亦會設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主要由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口岸,加上一個規劃中的新市鎮組成,佔地約1500公頃,政府計劃在區內設立口岸商圈及新興產業基地,當中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將以房屋為主,亦會是政府辦公室集中地。

  北都最東面定位為「藍綠康樂生態圈」,該區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包括佔地約530公頃的紅花嶺郊野公園,以及沙頭角、蓮麻坑一帶,將發展成康樂及旅遊區。

  房屋重鎮 將供應逾50萬單位

  土地和房屋供應不足問題一直困擾香港。北都是香港未來土地供應主要來源,區內的新發展土地約3000多公頃,當中不少於1400公頃十年內可供發展。北都的新發展土地可提供超過50萬個新住宅單位,是未來香港房屋供應重鎮。未來五年,北都將有約6萬個房屋單位落成入伙,包括約10條新公共屋邨;在第二個五年,新落成的房屋單位將再增加約15萬個。全面發展後,整個北都預計可容納250萬人口,約佔香港現有人口1/3。

  北都可提供大量產業用地,推動創科和其他產業發展,為香港注入新經濟動力。2023年施政報告明確提出,北都將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在洪水橋及新界北新市鎮等地預留用地作專上院校發展,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在古洞北、洪水橋等預留政府辦公大樓用地,容納維港都會區遷入的政府部門;在新田科技城及新界北等地興建標誌性的文化藝術設施等。

  片區開發 爭取明年招標

  為加快北都建設,政府將於北都試行「片區開發」模式,揀選具規模及商業價值和將會提供公共設施的地塊,成為片區,由項目發展商綜合開發,使片區提速落成。政府現已物色了三個片區,每個佔地約10至20公頃,分別位於新田科技城、洪水橋/厦村和粉嶺北三個新發展區。發展局會在今年底前開始為三個片區展開市場意向調查,爭取明年內為首個片區正式招標。

  政府亦正探討選取試點產業園區,例如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部分物流用地,批撥予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負責按政府產業政策制訂園區發展和營運策略及日常管理、招商引資等工作,明年首季公布細節。

  北都新發展土地料可提供約50萬個新工作職位。這些新增的就業機會,有助減少跨區通勤需要,推動職住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香港中醫藥文化節」舉行 將辦義診及健康諮詢活動

乘客憂資料外洩 私隱署:適時提供指引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