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科技教育 「華龍洞人」身份確認:東亞地區最早「準現代人」
公益广告

「華龍洞人」身份確認:東亞地區最早「準現代人」

  圖:12月6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在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上介紹2024年華龍洞遺址考古發掘新成果。\新華社

  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12月6日至8日在遺址所在地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舉行,吸引國內外近百名專家學者參會。8日,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成果發布,確認華龍洞人存在時間為距今約30萬年,是迄今東亞地區呈現出智人(現代人)特徵最多、年代最早的從古老型人類向智人過渡的古人類,「準現代人」身份獲全球學者確認,對探尋人類起源的學術研究而言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

  美國學者振奮:一起合作探尋人類起源

  華龍洞遺址所在的東至縣堯渡鎮龐汪村,位於長江南岸,遺址於1988年被發現。研究人員推測,這裏曾經是一個洞穴,將該地點命名為華龍洞,「華」寓意中國,「龍」寓意祖先。

  200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華龍洞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2013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東至縣文化和旅遊局等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進行了多次系統發掘,累計發現約20個個體的古人類群體(包括1例較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400餘件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製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跡的骨片,以及超過80種脊椎動物化石。這是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後,在中國發現的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大量石製品及哺乳動物化石的重要古人類遺址,為探討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

  面部和下頜部開始向智人演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介紹,2015年發現的這例較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極為罕見,稱之為華龍洞人(也稱東至人)。2021年,科研工作者對頭骨面貌進行了雕塑法復原,顯示這是一位年輕的與現代人相似的個體面容。吳秀傑解釋說:「從牙齒萌發順序可以判斷這個個體年齡在13歲左右;從顱骨明顯的額結節推測,這個個體大概是一個女性。」於是,「東至人」又被學界稱為「東至姑娘」。

  通過多種方法的綜合研究,研究人員確定華龍洞古人類生存時間為距今約30萬年,屬於一種從古老型人類向現代人過渡的古人類,其面部和下頜部已經開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較高、頭骨纖細化、出現了智人標誌性特徵──下巴的雛形。最新研究表明,華龍洞人是迄今東亞地區呈現出智人特徵最多、年代最早的從古老型人類向智人過渡的古人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徐星認為,華龍洞遺址對揭示現代人在東亞大陸的出現過程、解答現代人起源等問題具有重要價值。華龍洞人豐富了人們對中國百萬年人類史的共同認識,對於了解「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命題,具有重要幫助。

  「這個遺址非常鼓舞人心,它表明了儘管世界存在各種差異,但華龍洞的研究和這次會議讓我們團結在一起,可以一起合作,探尋人類起源。」美國杜克大學進化人類學教授查爾斯.穆西巴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聯合國:全球四分三土地比30年前更加干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