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牙科物質學副教授徐傑漢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與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修復科黃翠教授、美國卓克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系博士生Ebrahim Maghami合作,製成橢圓台狀的纖維增強複合樹脂新型材料,用作人類牙齒的有效替代品。目前已有牙科機構和港大牙醫學院簽訂合約,利用新型替代材料測試市場上的牙科陶瓷產品。
彌補離體牙供應不足
在疫情影響下,已拔除的離體人牙較難收集,加上離體牙齒的尺寸難以標準化,保存時間較短等局限,因而催生了開發替代材料的需求。研究人員把纖維增強複合樹脂新型材料與人牙象牙質進行分析對比,測試新材料的機械強度、彈性模量,以及與疲勞等相關表現,即物料承受不同壓力時表現的韌性。結果顯示團隊研發的新型材料,有效替代離體人牙用於實驗研究。在疲勞載重測試中,研究人員把新型替代材料與二硅酸鋰製備的陶瓷牙冠黏結到一起,發現黏結新物料的牙冠,其疲勞負荷和壽命(耐久性),與黏結在離體牙上的牙冠相近。而新物料作為基底材料,在彈性和疲勞表現上與人牙相似,對應用於實驗室的疲勞測試極其重要。
徐傑漢博士表示,此項研究運用實驗、分析、數字化模擬的方法綜合測試了人牙象牙質替代材料的機械與疲勞性能,證明可有效用於陶瓷牙冠的標準化疲勞測試,新型替代材料的運用可彌補離體牙供應不足的問題,讓研究人員開展更可靠的實驗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