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5%左右、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在李克強總理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關鍵目標和政策方向提供了觀察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窗口。尤其是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引發了國內外的熱烈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輿論普遍認為5%的目標“適度”“溫和”和“謹慎”,換句話說,比外界預期的目標要低。之前IMF等國際組織以及國內經濟界對於2023年中國GDP增速的預期,基本上都在5%甚至更高。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外都對2023年中國經濟走勢頗為樂觀。這是個好的現象。
5%其實不低。 2022年中國GDP已經站上了121萬億元人民幣的高位,5%就是6萬億,一年增長的量就超過全球大多數國家的GDP總額。再來看國際機構對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大約在2.7%-2.9%之間,可見全球整體形勢並不好,美國預期增長僅為0.5%,德國0.2%,英國為負的0.6%。中國5%仍然是最強勁的增長引擎。
這份政府工作報告也對過去一年和過去五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 2022年GDP增長3%,過去五年的GDP年均增長5.2%,我國GDP已經達到121萬億元人民幣。媒體在對此進行報導的時候,幾乎都提到“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兩個詞。中國過去幾年遭遇多重超預期因素的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團結奮鬥、攻堅克難,取得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
進入2023年,這種巨大的韌性和活力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顯現出的健康反彈勢頭,讓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明顯回升,期待值也水漲船高。 3月1日的一份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2月創下近11年來的最高月度增幅,經濟活動正快速反彈。像中國這麼大體量的國家,保持了這麼多年的穩健發展,最考驗國家治理的功力。應該說,掌舵者的穩健,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 5%的目標是務實的,“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面臨的多種風險和不確定性留出了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還設定了今年其他發展預期目標,如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等等。它們與5%一起,構成了中國經濟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的內涵。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指標是“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反映著中國理性務實的發展態度,同時,如果不奮力“跳一跳”,果實不會從樹上掉下來。各項任務並不輕鬆,需要中國全社會繼續腳踏實地的努力,穩中求進。
每一年都有每一年面臨的複雜問題,但它們在中國面前翻不起大浪,不少曾經的風險和挑戰,最後都轉化成中國改革新的具體突破口。歷屆兩會熱點議題的變遷能清晰反映這一點。比如環境污染曾引起社會各界對以往發展模式的擔憂,中國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性改革便有了更大的推動力。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藍天天數的增加,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新的亮點。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勢,政府運用不同政策工具進行宏觀調控的豐富經驗和能力,等等,都在中國前行的過程中得到檢驗、鞏固和增強,持續性地發揮著靜水深流的力量。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展現出的確定性最為突出,而這種確定性正內化為世界經濟復甦的關鍵推動力。前進的道路上,儘管仍有很多困難和挑戰,但中國社會的總體心態是踏實的、有信心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鬥,這正是中國行穩致遠的深層動力和巨大底氣。今年兩會政府將換屆,和西方國家不同的是,這不會意味著政策的“翻大餅”,而是在一場偉大的接力賽中開啟下一段賽程,新的奔跑將不斷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