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市區重建局2001年起採用「同區7年樓齡」單位呎價作計算物業收購價基礎,近年多次提出需尋求替代方案。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表示,當初制定同區7年樓齡補償機制時沒有深思熟慮,產生很多社會問題及欠缺持續性,市建局將做詳細研究,適時檢討。發展局昨晚表示不排除未來有檢視空間,但任何改變須有充分諮詢。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有關機制改動違反原區安置原意,減低市民參與重建意欲。
發展局:任何改變須充分諮詢
發展局昨晚回覆本報查詢表示,市建局的同區7年樓齡收購政策,是根據政府現行向受收地影響的自住住宅物業業主的賠償準則,於2001年經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實施逾20年。局方指不排除未來有檢視空間,但作出任何改變前,均須有全面的政策審視和充分諮詢。
對於近年市建局不時提出需調整同區7年樓齡賠償機制,消息人士解釋這主要是根本問題,今次再次重提,是由於新冠疫情後地價明顯下調,以及觀塘第4及第5區發展項目流標,部分項目前期款項收入減少,更突顯問題的實質影響。
油旺萬億收購成本近半屬補償
韋:投入明日大嶼更符效益
韋志成昨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同區7年樓齡補償機制產生了很多問題,社會有聲音質疑當局為何用這麼多社會資源幫助業主,而該些業主很多沒做到應做的樓宇復修,「連保養維修自己嘅物業都唔做,但到物業舊咗,就由社會換過一層好啲嘅物業」。他以長沙灣兼善里項目為例,指收購呎價達1.6萬元,但市價僅每方呎8000、9000元;又指7年樓齡甚至沒有劃線,「有錢又7年樓齡,沒有錢又7年樓齡」,收購時發現很多業主持有10多個單位,亦要用同等補償機制賠償。
韋說,以油旺項目為例,總收購成本將增至約1萬億元,當中4500億元是按同區7年樓齡的額外補償,認為將款項投入明日大嶼,以新開發的土地支持舊區更新,更符合經濟效益。他說香港細小、交通便利,社會要再三思考什麼是「原區安置」。
議員促確保原區安置
韋:港細小要思考何謂「原區」
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回應查詢時表示,韋志成對同區7年樓齡收購補償機制的評論,並不符合公眾合理期望,因有關機制沿用逾20年,「呢一刻對外講呢個當年並唔係深思熟慮(的機制),似乎不太負責任」。梁說當年制定該機制時,原意是希望讓居民可原區安置,同時吸引他們參與重建。梁又稱,尊重市建局提出研究,但需確保居民能原區安置,不能因「錢嘅問題」影響他們參與重建的意欲。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同區7年樓齡補償機制屬法定要求,任何改動需作全面公眾諮詢。他不贊成改動有關機制,質疑市建局因欠缺資金推展大規模重建計劃,「不惜犧牲小市民、小業主嘅賠償權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