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中國北方和南方有哪些風俗差異?
公益广告

中國北方和南方有哪些風俗差異?

【導讀】 了解過去的中國社會,對我們今天的普通人來說,重要嗎?

如今中國的文化、傳統、習俗、審美等諸多方面,仍深受歷史上形成的社會行為和文化傳統影響。同時,由於中國地員遼闊,文化多元,東西南北各地的風俗習慣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特徵。

“填倉”“洗三”“曬衣”:北方特有的風俗

中國傳統社會的風俗既包括區域性的風俗,例如北方風俗或南方風俗,也包括對地方文化與全國文化之間關係的探討。我們先來看一下北方的風俗。

中國傳統社會的風俗,很多是與時節、節慶、曆法緊密相關的,對於春節、立春等節日和節氣的風俗,大家已耳熟能詳,下文再來關註一些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北方民間風俗。

“填倉”是北京的習俗。所謂填倉,就是把糧倉填滿。

在北京,正月二十三為“小填倉”,正月二十五為“大填倉”,這是京師各大糧商米販祭祀倉神的日子,一般人家也要買一些米麵、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活儲備。此外,全家人還要吃頓“犒勞”飯,一般是薄餅卷一類。

真正的填倉活動在農村,尤其是華北農村及京郊。民間流傳的與此相關的諺語“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麵湯”,指的就是平時農民生活水平比較差,在填倉節時吃頓小米乾飯雜麵湯,就算改善生活了。

填倉節的風俗活動在正月二十五的黎明開始,家家戶戶在院里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著糧囤,然後在圓圈裡面放些五穀雜糧,代表五穀豐登、糧食滿囤的願望。

二月二“龍抬頭”對中國人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這一天要“引龍熏蟲”,人們點燃過年時祭祀用剩下的蠟燭,照亮房間的角落及牆壁,以驅逐蝎子、蜈蚣等毒蟲。

基於中國人對“龍”的能力的無限想像,人們祈望龍可以帶來豐收,可以驅除百蟲,使人免於疫病,所以農曆二月初二這天就盡量用“龍”來稱呼食物和各種活動。例如吃餅說吃“龍皮”,吃水餃說吃“龍耳”,吃麵說吃“龍鬚”,甚至蒸餅時還要在餅上做出龍鱗來,稱之為“龍鱗餅”。

就連兒童在這天理髮也被稱為“剃龍頭”,婦女們在這天基本不做針線活,以免傷了龍眼睛。二月二這天也是接“姑奶奶”的日子,娘家人來接女兒“歸寧”,女兒在娘家住個十天二十天的。 “姑奶奶”被接回來後,多以薄餅招待。在河北的一些地方,二月二這天,各家用麵攤餅吃,名曰“鹹食”。

農曆六月初六本不是節日,但北方正值盛暑的氣候,所以也催生了風俗。

此時萬物容易霉爛受損,所以無論是皇室還是普通百姓,都會有晾曬、洗浴活動。天氣晴朗的時候,皇宮大內的全部鑾駕,包括輦輿、儀仗等,統統擺於殿外,使之通風。

就連鑾儀衛的大像都要去洗浴,這也成為一大盛事。清朝光緒之前,紫禁城中有像房,象房歸鑾儀衛管理,這些大象可以表演節目,有的可以用鼻子發出銅鼓聲。大象每年六月初六會被牽往宣武門外河洗浴,前來觀看大象洗浴的民眾非常多,後來因大象傷人,所以不再豢養。

民間也有說法,在此日曬衣衣不蛀,曬書書不蠹,家畜洗澡不生蝨子。有的家庭為了釀造醬醋,專門於這一天五更初時,到井台汲水,用於釀造,據稱用這一天的水做醬醋可以防黴。

農民在這一天去地裡觀察莊稼的長勢,有諺語稱“六月六,看谷秀”,就是這個意思。有的農民還把這天稱為“蟲王節”,在田間、院子裡焚香祭拜,以預防蟲災,保證豐產。

七夕節,在民間又被稱為“乞巧節”。

這一天,有少女拜銀河、丟針的風俗。少女們在庭院裡設供案,擺上各種時令水果、鮮花,她們自己也盛裝打扮,在月下秉燭焚香,默默祈禱自己嫁個如意郎君。

祭拜完之後,少女們將平日縫衣或繡花用的針投入裝滿水的碗中,針會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下有花朵、鳥獸的影子,或者細直如針形的圖案,便是“巧”的象徵,也就是“乞得巧”了。

湖北十堰:手工藝人製作祝福盤扣 迎接傳統節日七巧節。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節慶,北方風俗還有很多是與人生大事息息相關的。

當一個家庭有新生命誕生的時候,“洗三”禮是必不可少的。清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中記載:“三日洗兒,謂之洗三。”據說,“洗三”可以洗去嬰兒從“前世”帶來的污垢,使他今生平安吉利,同時,也有著為嬰兒清潔防病的實際意義。

“洗三”之日,通常會有近親來賀喜,多送給產婦一些油糕、雞蛋、紅糖等食品,或者小孩的衣服、鞋、襪等禮品。本家則用一頓飯來招待。

“洗三”的儀式一般由專門以接生、“洗三”為職業的中老年婦女完成,人們稱她們為“收生姥姥”,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三姑六婆”中的“穩婆”。 “洗三”儀式通常在午飯後舉行,設香案,供奉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爐裡裝滿小米,當香灰插香用。再點燃一對羊油小紅蠟,下面壓著黃錢、元寶等。

準備好盛有槐條、艾葉煮過的水的銅盆,以及其他禮儀用品,收生姥姥將嬰兒抱起,本家按照尊卑長幼帶頭往盆裡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錢幣,稱為“添盆”。收生姥姥有固定的祝詞,你添什麼,她說什麼。例如:你添清水,她說“長流水,聰明伶俐”;添些大棗、桂圓之類的喜果,她說“桂圓、桂圓,連中三元”,以博本家和來賓的歡喜。

添盆之後,才開始給嬰兒洗澡,這時也有固定的祝詞:“先洗頭,做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好之後,把孩子包好,還要用一顆大蔥在孩子身上輕輕打三下:“一打聰(蔥)明,二打伶俐,三打邪魔。”再把蔥扔到房頂上,寓意寶寶長大後聰明絕頂。最後要把紙錢在院中焚化,將灰壓在炕席下,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 “洗三”禮雖然煩瑣,卻反映出孩子作為一個新生命,在家庭中受重視的程度。

童謠和俗語作為語言的流傳,也是關於地方風俗的一種反映。

北方民間流傳著許多與時節、耕種相關的童謠,例如“春打六九頭,賣了皮襖,買個牛”,指的就是立春之後天氣變暖,距離耕地期近,皮襖已無大用,賣了換牛,是因時制宜。

還有一些童謠反映出曆法與自然現象的關係。例如“大兒小三,月亮露邊;十七、十八,涮碗吊煞;二十正正,月亮出來一更更;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邊;二十八九,月亮出來一扭。”這首童謠描述的就是月亮在一個月的周期內,不同時期的形狀變化。還有一些童謠是與持家生活相關的,反映出人們對待生活的

態度。例如:“多藉債,窮得快。”“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寧添一斗,莫添一口。”“爹有娘有,不如己有。”“穿不窮,吃不窮,算計不到,要受窮”等等,無一不表達農民的勤懇、努力持家,以及對待生活的智慧。

中國地域遼闊,雖然有許多共同的文化和習俗,但是各地,特別是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和習俗也有明顯的區別,下節將介紹中國南方的習俗。

“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從飲食延伸出的南方風俗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地理上依據長江,把中國劃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個區域因農作物種植、氣候環境、地理地貌特徵不同,產生了相對獨立、各有特徵的文化和風俗。

相對於北方,南方是水稻的種植區,因此在主食選擇上以米飯為主。由於氣候溫潤,全年高溫天氣比較多,所以蔬菜、水果的選擇比較多。又因多山嶺,而且水係發達,基於此衍生的文化和風俗都帶有該地區的特色。

我們先從南方人在春天喜食的野菜講起。

周作人的散文《故鄉的野菜》便描寫了浙東地區春天生長、食用的野菜。浙東傳唱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說明了薺菜的家常與普遍。薺菜是浙東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婦女、小孩各拿一把剪刀和一隻籃子,便開始搜尋野菜了。

在民國時期的金陵,薺菜花不僅是吃食,而且在農曆三月初三這天是婦女們佩戴的裝飾品。 《金陵雜誌》中記載,三月三日為薺菜花生日,婦女們將花插戴在頭上。有民謠這樣解釋人們為什麼要戴薺菜花:“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戴無錢用,女人一戴糧滿倉。”看來,這是在春天討一個五穀豐登的好彩頭。

清明掃墓有一種野菜,叫作紫雲英。浙東人家在掃墓時用鼓奏樂,所以浙東的小孩時常隨著樂聲去看“上墳船裡的姣姣”;請不起鼓樂的人家,便在船頭上、蓬窗下擺放紫雲英和杜鵑的花束,看到這些裝飾著紫雲英的小船,便知道是上墳的。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被焚山而死的忠臣介子推,各地的習俗都是灶頭不生火,吃冷食。在南方很多地方,有吃青團的習俗,清朝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詳細介紹過青團。青團一般是用清明時節長出的新鮮艾草做成汁液,混入糯米糰中做成的,有濃郁的艾草香味。作為冷食的青團可以保存三到五天,滿足人們祭祀和吃冷食的需求。

極具地方特色的食物給節日也染上不同的風俗。

南方的端午節,既離不開水,也離不開鴨子。生長於江蘇高郵的汪曾祺也曾寫過故鄉的食物,在盛產鴨子和鴨蛋的江南水鄉,它們成為端午節不可錯過的美食。在高郵,端午節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有紅莧菜、油爆蝦、鹹鴨蛋等等。

這裡的孩子還要掛“鴨蛋絡子”。端午節前一天,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後,孩子挑一個淡青殼的,裝在絡子裡,然後把“鴨蛋絡子”掛在衣服大襟的鈕扣上,也成為孩子的心愛飾物。

江蘇揚州:端午鴨蛋絡子。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食物,南方發達的水系,使得端午節賽龍舟也成為別具一格的風俗。沈從文在《邊城》中就詳細描述過湘西的端午節。十六個結實如牛犢的小伙子,帶了香燭、鞭炮,同一個用生牛皮做成的高腳鼓,上面繪有朱紅的太極圖。

船隻的樣式也與平常的木船不同,又長又窄,兩頭高高翹起,船身還描繪著朱紅的長線。每隻船可坐十二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此外還有一個鼓手、一個鑼手。

到了河邊,燒了香燭,把船拖入水中,各人上了船,開始燃放鞭炮,一邊擂著鼓,一邊像箭一樣,迅速向下游飛去。

槳手以鑼鼓聲為節拍,兩隊中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可在終點領賞,有時候是一匹紅綢布,或一塊小銀牌,顯示出這一船合作的光榮。

賽過船之後,端午節的氛圍還沒結束。為了與民同樂,增加節日的愉快,還把三十隻綠頭大雄鴨,放入河中,鴨子的脖頸兒都係上了紅布條子,善於泅水的人,可以下水追趕鴨子,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於是河中到處都是鴨子,到處都是追趕鴨子的人。

除了重大節日,江南還流傳著一些與食物相關的成人禮儀。例如在松江,也就是今天的上海,農曆六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凡是年滿十三歲的姑娘,要在這一天舉行做“收頭”的儀式。

當天未來的婆婆在媒人的陪同下,將豬肉、麵條和金銀首飾送到未過門的媳婦家。姑娘家收到禮物後,要準備飯菜招待客人,並且把婆家帶來的麵條煮熟,分送給村子裡的人,相當於告知鄰里女兒已經成人。觀音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在觀音日做“收頭”,可以保佑姑娘一生平安。如果姑娘尚未許配人家,則由外婆家送肉和麵條為姑娘做“收頭”,但不送金銀首飾。

男孩子的“成人禮”則要等到十六歲,舉行“開關柵”的儀式,這個日子要由道士確定。開關柵的前一天,先在家中祭祖,告知祖先孩子已經成年。開關柵當天,請道士主持儀式,邀請親戚一起參加,親戚來時必須帶一塊豬肉當作禮物。

這一天,除了必要的供奉和供品,重要的是在供桌前搭“橋”,用凳子和竹子搭成龍門架,龍門架兩頭貼紙,兩側插旗,還要準備一隻甏,也就是一個大壇子,倒扣一隻彩色的雄雞。

儀式開始後,先點香燭,道士念禱文,然後放爆竹。開關人在供桌前磕頭,然後手持幡上“橋”,道士緊跟其後,邊唸邊走,等到開關人下“橋”時,有人將甏敲破,這時雄雞從甏裡跑走,表示關柵已開。

在南方,還有許多與食物相關的商業風俗。

南方地區商業發達,使得許多商業風俗也與食物有關。比如初五接財神的祭品中,必須要有活鯉魚,因為“鯉”跟“利”發音相近,是大吉大利的意思。小商小販們用紅絲線把魚髻扣起來,稱為“元寶魚”,然後穿堂走向一家家“送元寶”,一邊走一邊喊:“張家老爺,元寶送來了!”有一首詩就曾描述過這種風俗:

“三日新年息曳居,覓閒窗下覺顏舒。忽聞吉語聽來切,元寶一雙金鯉魚。”

不光如此,商業里店鋪和店員的關係,也是通過與食物相關的風俗來展現的。新的一年,開市之前的初四或初五晚上,按照規矩,東家老闆要請員工吃酒,這既是“年酒”,也是“獎勵酒”,還是一頓讓員工提心吊膽的晚宴。

如果新的一年老闆不打算再延聘哪個員工,就會在酒宴上說完好話,再對著大傢伙感嘆生意經營的不易,這時在被解聘者的碗裡放上一個煮熟的雞蛋,便是“滾蛋”的寓意了。雖然席上不露聲色,但被解聘者心裡明白,席間接受了東家的紅包之後,就要捲起鋪蓋,離店而去。

南方的風俗除了與北方共同的節慶、曆法的風俗,還有很多與地理環境和物產相關,例如野菜、鹹鴨蛋、賽龍舟,也有跟成人儀式相關的,如“收頭”“開關柵”。比較特殊的是南方的商業文化帶來的風俗,例如祭財神、東家宴席等。

作者:王笛 澳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無人機母艦”會掀起新一輪軍備競賽嗎?

市民切勿购买含大麻二酚产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