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新春之際,陝西數字博物館精選了全省博物館收藏的近50件兔文物,特別推出「玉兔迎春」線上展。展覽通過兔出金玉、兔伴神祇、兔入人間、兔映春暉四個單元,展示了玉兔搗藥、蟾蜍玉兔、兔銜靈芝、生肖兔俑等不同主題文物,涵蓋了兔文物的造型演變、兔的神話形象和實用形象,以及民俗藝術中兔的形象等。其中的生肖兔俑,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據介紹,從漢代開始,中國就已經形成了用「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來對應十二地支的習俗,也就是十二生肖。考古研究發現,最遲到戰國晚期,十二生肖就開始「守護」着每個人的生活。而從隋唐開始,符合一定條件的官員去世後,墓中就會有獸面人身、穿着文官一樣服飾的十二生肖俑守護。
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一組十二生肖俑神態各異,其中生肖兔俑,頭部為兔形,身穿敞領寬袖袍服,衣長垂至足下,雙手拱於胸前,彷彿朝堂上的文臣。相比起來,西安博物院的明代三彩十二生肖俑則比較寫實,女俑高髻綠衣,12個女俑每人懷抱一個生肖動物於胸前,妙趣橫生。其中抱兔女立俑,侍女神態恬定地注視着小白兔,傳達出十分美好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