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前區議員林進捲入詐騙政府科技券資助案,警方至昨日共拘捕35人,稱有詐騙集團利用中介公司,以七三或六四比例分帳招攬不同商戶作為科技券申請人,並提供一站式申請服務,包括準備假文件、開空殼科技服務供應商假投標,以符合申領資助條件。警方共發現50宗可疑申請,涉及金額約1036萬元;當中3間公司獲發共45萬元。據悉,獲發單一最大申請為20萬元,未發放最大宗申請則涉31.2萬元。
前區議員林進為案中申請人
商罪科訛騙組高級警司孔慶勳表示,警方周二及周三共拘捕35人,年齡24至62歲,涉及串謀詐騙、企圖欺詐及欺詐等罪,他們屬3個詐騙集團,當中包括8名訛稱涉及科技業務董事及公司秘書、4名中介公司負責人、23名申請人。據悉,「同行搬屋」負責人林進為案中申請人。
商罪科訛騙組高級督察馮潤和補充,申請店舖類型包括食肆和零售商舖,申請人均聲稱要提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例如升級ERP或POS系統。行動中,警方於被捕人住所及辦公地點檢獲營運和員工紀錄、銀行文件、電子儲存裝置及約36萬元現金,並凍結中介公司兩個結餘約95萬元的銀行戶口。
「不成功不收費」招徠 製假文件開空殼公司
商罪科總督察吳基駿稱,中介公司以「不成功不收費」招徠,誘使商舖申請科技券以騙取並瓜分資助。中介會包辦虛構科技服務方案、填表、交文件,亦會開立電郵地址假扮申請人與科技券秘書處溝通。搜查時發現文件顯示,有申請人與中介在申請初期已寫明分帳比例,有合謀犯罪之嫌。據悉申請人會獲較高比例分帳。另外,詐騙集團會透過親友開設多間空殼科技服務供應商,就相關科技項目報價。中介、空殼科技服務供應商及申請者會互相轉帳,製造虛假支付紀錄。
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黃文忠稱,署方審視文件時已發現案中大部分公司提交的文件均有問題,故無發款。他稱,科技券目的是資助本地企業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申請者要交辦公室租約、水電帳單、銀行月結單、稅務報表、強積金供款紀錄等文件,證明公司於本港有實質業務,取得申請後亦要提交項目成果、獨立審計師編製報告等。交齊全部文件後,署方會隨機實地抽查,而近月亦收緊對實際業務運作要求。科技券於2016年11月推出,截至去年11月底,共收到逾3.6萬宗申請,當中2.3萬宗獲批,涉款約53億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